特斯拉 FSD 入華了,但又還未完全進入。
2 月 24 日晚間,彭博社報道稱特斯拉公司正在為中國客戶準備一個軟件更新,后者即將在中國部署 FSD 功能。次日,特斯拉中國發布一則資訊,表示開始分批推送 2024.45.32.12 軟件更新,升級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,面向的是定購了 FSD 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用戶。
兩個信息中都提及將升級“識別交通信號燈、進行轉彎動作、處理車道和速度的變化,根據速度和路線自動進行變道工作”等功能,“特斯拉 FSD 入華”成為話題中心。
對比美國的 FSD 功能,此次特斯拉推送軟件更新的功能并不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,而僅僅是基于 EAP 功能的優化。
也就是說,即使都在說 FSD 功能即將上線,但上線的僅是“閹割版”,而非馬斯克口中能夠實現完全自動駕駛,比人類司機安全 10 倍的 FSD 自動駕駛功能。
完全形態的 FSD 真正進入中國市場,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。
有哪些不確定性
“沒有中國數據,不要期待太高。”對于已經推送的 FSD 功能,一名智駕方案廠商的高管直言。無法實地收集道路數據進行訓練,是特斯拉 FSD 難以真正落地部署的瓶頸。
FSD 在中美數據合規問題上面臨兩難困境。“中國不允許特斯拉將訓練數據轉移到境外,而美國政府又限制特斯拉在中國進行訓練”,馬斯克在2024 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說道。這是近乎死結狀態。
FSD 自采用 “端到端”技術架構后,數據驅動變得尤為關鍵,需要大量用戶實際駕駛的真實數據進行訓練,模型才能夠主動學習人類的駕駛習慣。
但問題是,目前特斯拉很難收集中國的道路數據,在各項合規工作沒有到位前,其只能通過工程車在限定區域進行部分道路進行數據采集。也就是說,即便其在中國一年賣出了近 66 萬輛車(2024年中國市場的銷量),其本地數據量也是堪憂。
馬斯克表示現階段只能在互聯網上找一些中國道路的視頻給 FSD 先訓練,但這種數據質量始終和實地采集的道路數據難以比擬。不僅如此,中國的交通法規和道路環境與美國差異較大,諸如公交專用道、導流島、待行區等特殊區域都是中國道路特殊場景。
馬斯克此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就曾透露,FSD 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是公交專用道。“在中國,一天當中有好幾個小時是規定了公交車道的使用時間,如果你不小心在錯誤的時間駛入了公交車道,就會立刻收到一張罰單。”馬斯克說道。
對交規難以理解是一方面,中國道路中的快遞員、外賣騎手等交通參與者進一步增加了交通復雜性,對FSD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這涉及的是安全性問題,而這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訓練的支撐。
為了推進 FSD 在符合監管條件下在國內進行部署,特斯拉此前一直在尋求規避一些敏感問題,例如在中國部署數據中心,將數據地圖數據服務商將更換為百度地圖等。但要滿足中美兩地的監管需求,特斯拉還需尋求更多解決路徑。
另外,算力也是一大瓶頸。特斯拉在海外建了Cortex 超級計算集群用于訓練 FSD,擁有約 10 萬顆英偉達 H100 和 H200 芯片,是算力規模最大的車企,但這不能用于國內數據訓練。
由于國際政策影響,特斯拉也在試圖解決中國算力瓶頸問題,有消息稱其可能在中國租賃或建算力中心訓練 FSD,但這個訓練中心的算力能否滿足中國龐大的數據訓練需求,還未能得知。
FSD 入華,誰急了?
即使不是 FSD 的完全形態卻依舊先行推送,特斯拉是真急了。
特斯拉銷量已經陷入增長瓶頸。財報數據顯示,特斯拉 2024 年共交付 178.9 萬輛新車,相較于 2023 年(180.86萬輛)同比下降 1.1%,是特斯拉新車銷售十年來首次下跌,兩款走量車型 Model 3/Y 已經出現銷量疲軟的態勢。
特斯拉近五年交付量表現,2024 年出現了下滑
中國汽車市場上,圍繞 Model 3/Y 目標市場出擊的車型不在少數,去年爆款車型小米 SU7 闖進的特斯拉的 Model 3 的市場區間,Model Y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更是八方迎敵的狀態,包括樂道 L60、智己LS6、阿維塔 07、極氪 7X、智界 R7 等皆是直擊 Model Y 價格區間。
市場競對增多削弱了特斯拉產品的競爭力,再加上特斯拉在近十年里一直依賴 Model 3/Y 兩款車型(2016 年上市 Model 3,2023 年推出改款;2019 年發布的 Model Y, 2025年 1 月推出改款),而更低價的新品 Model 2/Q 一直未推,進一步影響了交付表現。
特斯拉交付乏力的情況將更加嚴峻。開年以來,以比亞迪、長安等車企為首,國內已有多家車企和供應商在推動“智駕平權”,高階智駕能力(具備高速NOA、自動泊車,以及部分城市 NOA 功能)已經逐步下放至 8 萬級別的車型。
當高階智駕逐漸成為國產車型的標配,特斯拉還需額外支付 6.4 萬元購買智駕套件進一步喪失吸引力,不具備高階智駕能力的 Model 3/Y 兩款車型的競爭力也將進一步被削弱。
在中國市場,特斯拉亟需 FSD 撐起腰桿。即使是閹割版本,特斯拉也不得不先妥協,以免錯失市場的機遇;畢竟大中華區一直是特斯拉的核心銷量來源。
反觀國內車企,對于FSD入華并未過于擔憂。從公開言論來看,各家車企的態度不外乎兩種:一是支持引進,希望借特斯拉之力進行智駕推廣和教育;二是等待特斯拉進場,在國內道路場景一較高下。
何小鵬曾公開表示,特斯拉FSD技術如果進入中國,將對包括小鵬汽車、華為在內的智能駕駛公司產生正面影響。
國內車企與 FSD 的同場競技還未能實現,閹割版的 FSD 的入華也只是給已購入 FSD 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用戶的一個交代而已,這少數用戶難以在市場競爭中掀起多大水花。
說到底,這是特斯拉的一次豪賭。盡管“FSD 入華”極具話題效應,但著急將一個尚且不成熟的 FSD 版本在中國市場推出,最終反而會影響特斯拉的口碑。
本文來源:虎嗅
精選推薦
熱門出行排行榜
原創IP推薦
換一換網友評論
聚超值•精選
最新內容
小米YU7正式上市,售價25.35萬元起,挑戰特斯拉Model Y。性能強悍、內飾豪華,全系標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。銷量火爆,訂單超過20萬臺,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表示期待超越前款車型SU7的表現。但產能是最大難題,不過對于新晉品牌來說已是“幸福的煩惱”,小米YU7或將在國產品牌中掀起一場新風暴。
小米YU7 | 自主品牌中國蘿卜快跑挑戰特斯拉Robotaxi,全球無人駕駛競爭白熱化。蘿卜快跑計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服務,成本低廉且安全性高。特斯拉雖遭遇問題但備受關注,奧斯汀政策助力其試運營。中美兩國無人車巨頭三足鼎立,技術路線不同存優劣。未來市場前景廣闊,中國企業需緊迫感突圍海外競爭。
特斯拉 | 無人駕駛哈啰宣布進軍Robotaxi,與螞蟻集團、寧德時代合作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公司。新公司將致力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,注冊資金超過30億元。此舉標志著Robotaxi領域迎來新競爭者,展示了哈啰轉型戰略的一部分。全球Robotaxi市場預計將達400-457億美元規模,引發行業關注。
Robotaxi | 自動駕駛技術兩輪電動車行業國內市場飽和,廠商面臨增長挑戰。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超3.5億輛,2024年銷量下降10.55%。海外市場成為新選擇,東南亞政策利好但質量問題仍待解決。外賣配送驅動市場增長,滴滴、美團擴張海外業務。新國標實施后限速更加嚴格,整車設計需重新規劃。國內競爭激烈,出海之路尚不明朗。
兩輪電動車市場 |出海策略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,在奧斯汀試點,與Waymo展開競爭。首批10輛Model Y投入使用,CEO馬斯克強調安全至上。與Waymo和Zoox相比,特斯拉依靠攝像頭測試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。Robotaxi收費統一為4.2美元,需等待20分鐘,并可享受個性化設置和應用體驗。
特斯拉 | 自動駕駛出租車